今天分享的是AI+应用系列深度研究报告:《AI+应用报告:AI应用落地的商业模式探索》。
(报告出品方:国金证券)
报告共计:27页
AI 基座模型提供按量收费服务
以 ChatGPT 为代表的大模型能力涌现,为基座模型厂商带来增量收入,以 OpenAI 为例, 根据 The Information 预测,其 2023 年收入约为 16 亿美元,为 2022 年收入的 8 倍。目前国内外大模型厂商的变现方式主要有 5 种:
1)根据使用量(tokens)计费,这是最常见的计费方式;
2)根据时间区间收取订阅制会员费;
3)基于自身大模型技术能力,提供 模型微调服务和 API,赋能 B/C 端开发者;
4)对外提供定制化服务;
5)目前海内外主流 大模型主要由头部互联网厂商主导开发,可赋能其原有业务,从而间接变现。
根据 tokens 计费是目前国内外大模型最常见的收费方式。在自然语言处理中,token 是指文本中最小的语义单元。GPT 系列模型采用 Transformer 架构,模型使用子词 (subword)作为 token 类型,并使用 Byte Pair Encoding(BPE)进行子词划分。 BPE 是一种基于数据压缩原理的算法,它可以根据语料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节对 (byte pair)来合并字节,从而生成新的字节,这种方法能够以无损的方式压缩文本 内容,实现语言覆盖度和计算效率之间的平衡。各大模型厂商对 token 与中文字词的 对应关系定义有所差异,国内主流模型定义 1token 对应约 1-1.8 个汉字。
大模型厂商在用户输入、输出时均进行计费,国内外模型定价差异较大,GPT-4 32K 输入、输出价格分别为 0.06 美元/千 tokens、0.12 美元/千 tokens;国内大模型输入 输出价格相等,集中在 0.008-0.0036 元/千 tokens 价格区间,预计随国内模型水平 进步,与 OpenAI 产品的价差有望缩小。
付费套餐也是大模型计费的主要方式之一,更适合个人开发者购买使用。目前OpenAl提供2种套餐计费方式,价格分别为每月20美元、25 美元,用户可以调用GPT-4 模型且不限制互动次数。OpenAl于23年5月推出i0S 客户端 APP,定位为A1聊天机器人,基于 WhisperAl 语音识别模型提供语音输入支持,并能够与网页版 Al 助手 ChatGPT 同步聊天记录。根据 Statista 统计,ChatGPTAPP 收入逐月上升,23 年9月产生收入约 322.3万美元。
24年1月10日,OpenAl开放 GPTStore,订阅OpenAl付费套餐的用户能够制作和使用自定义 GPTS:此外,OpenAl还计划于 24年一季度启动与 GPT 创建者的收入共享计划,GPT 创建者将根据用户与聊天机器人的互动程度获得报酬,此举有望进一步增加订阅会员数量。
国内百度等厂商也提供订阅制套餐。文心一言于 23 年 11 月推出会员套餐,价格为 59.9 元/月或 658.8 元/年,搭配百度图像生成大模型文心一格的联合会员价格为 99 元/月。相 较于免费版本,会员套餐可调用最新版本 4.0 大模型、支持更长的输入输出长度、提供内 容参考来源和无限制指令润色等功能。根据 aicpb.com 统计,百度文心一言蝉联国内 AI 产品访问量第一,11 月访问量达 13.59M,提供会员订阅模式有望进一步带来变现收入。
由于从头训练大模的成本非常高,且单使用 Prompt Engineering 容易受到输入长度限制,而无法实现预期效果。基座大模型厂商会针对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微调服务。大模型微调采用按 tokens 计费,并对微调后的大模型在推理环节按使用量收费。通常微调后大模型的输入、输出价格高于原始基座模型的价格,以 GPT-3.5-turbo 为例,微调训练、输入、输出的价格分别为每千 tokens0.00810.00310.006 美元,而直接调用 GPT-3.5-turbo 的输入、输出价格为每千 tokens0.00110.002 美元,定价差2倍。
国内百度、科大讯飞等厂商也提供按照 tokens 计费的模型微调服务,并根据参数规模的差异,分为全量更新和部分微调两种模式,部分微调的价格高于全量更新。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的全量更新微调价格为 0.03 元/千 tokens,而局部调优价格为 0.04元/千 tokens;讯飞星火大模型提供 V1.5、V3.0 两款模型的零代码局部调优服务,价格分别为 0.0210.08 元/千tokens。
AI 赋能产品,带来需求与价格增长
AI 降低使用门槛 or 功能改进,需求量增加
大模型可赋能硬件产品,通过改善用户体验、丰富产品功能,实现销量提升。以科大 讯飞为例,公司于 2019 年 5 月进入学习机领域,23 年 5 月 6 日发布星火认知大模 型,并同步推出搭载大模型能力的 AI 学习机 T20 Pro,支持中英作文类人批改、数学类人互动辅学、英语类人口语对话等功能。目前产品市场反馈积极,23 年前三季度学习机 GMV 同比增长 85%。公司凭借 AI 技术优势稳居行业头部梯队,根据魔镜市场情报,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公司在主流电商平台中市场份额约为11.3%; 根据 IDC,公司 2023 年 Q2 市场份额约为 12.6%。
除既有产品外,随大模型能力涌现和消费电子发展,AI 有望赋能更多 C 端硬件产品。
在芯片技术支持方面,高通已发布骁龙 X Elite 平台,支持终端运行超过 130 亿 参数的生成式 AI 模型;英特尔发布 Core Ultra,能够支持 200 亿参数大语言模 型不联网正常运行;英伟达推出 GeForce RTX 40 SUPER 系列显卡,专用 AI Tensor Core 可提供高达 836 AI TOPS。
在终端硬件开发方面,AI PC、AI 手机、AI 可穿戴设备等均已发布或开放预售。 参照上一轮计算机视觉应用的发展,智能硬件的渗透约领先视觉算法应用 4-5 年 时间,本轮生成式 AI 应用也有望落地于硬件产品。
AI 赋能产品,带来价格提升
AI+CAD:AI 赋能工业创成式设计,订阅制与云积分商业模式间接推动正版化进程
创成式设计(Generative Design)是指根据定义的材料、约束和应力来确定最有效形状的过 程,利用 AI 基于一组工程设计参数快速生成大量可行的设计方案,将计算机辅助建模转化为计算机驱动建模。创成式设计将一定的约束信息(空间信息、性能要求等)作为输入, 通过特定的算法,迭代生成所有可能的设计方案组合供用户进行选择。
Autodesk 基于创成式设计重新设计大众电动客车车轮。设计电动汽车的一个关键目标是尽可能减轻重量,因为汽车的重量越轻,推动其行驶所需的能量就越少,更高效的能耗等同于每次充电的续航里程更长。AutodeskFusion360 中的创成式设计能够制造重量更轻的零件,最大限度地减少质量和材料的使用,同时保持高性能标准并遵守工程限制。2019年,Autodesk 利用创成式设计重新设计了大众电动车Type211 的车轮,新车轮比标准车轮轻 18%,从设计到制造的整体开发时间从1.5年缩短至几个月。2021年,Autodesk发布集成 Al 功能的 Fusion 360 创成式设计 2.5 轴版本将 3D 打印与传统的 CNC 铣削实现了更好的结合,该软件实现的设计打破了创成式设计所为人熟悉的“仿生学外形”,外形上看上去更接近传统的设计。
Autodesk Fusion 360 于 2021 年集成 A1 功能,对用户存在订阅制与云积分两种收费模式。订阅制模式下,AutodeskFusion360 类似其他 Autodesk 其他订阅制 CAD 产品,用户可根据需要按年、月方式续订,理论上支持无限次数的创成式设计生成与方案导出;云积分模式下,Autodesk Fusion 360 最新报价为需花费 11 云积分生成并导出设计方案一次,每个积分折合约3美元。
此外,PTC 旗下新版 Creo 产品已具备创成式设计辅助功能,Al赋能 Creo 基于构件材料、制造工艺、产品性能等因素辅助用户针对特定目标进行优化设计,在提升方案可行性的同时大大缩短人工试错耗费的时间精力。PTC Creo 于7.0版本(发布于2020年4月)开始集成 A1 功能,并采用订阅制模式销售产品,最新 10.0 版本依然保持订阅制模式。
报告共计: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