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乞巧节节的灯会是李瑶光提意并组织操办的,不过那时候她手下不仅有一个锦鸾苑可以用,人才济济;全副武装,才貌双全的乌云卫三百人听命,还有帝后给的靠谱人手......她就出个点子,画个图纸,做个安保计划和沿街设计就齐活了。
现如今倒是混的一穷二白,人手的质量和数量锐减,不得不亲力亲为。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李瑶光既然要帮宁家争脸面——继而挣到更多的话语权和资源,就必须掌握敌我的底细。
她让还在交接各项事务的银屏,紧急收集这几年所有花灯的样式,包括宁家竞争者的所有作品,以免重样丢了宁家的面子。
李瑶光心底叹气,要是虾皮姐还在多好呀,花灯的制作方法分分钟就能下载一百道,还能按照制作难易程度分类汇总排序——
现在,李瑶光就只能绞尽脑汁的搜寻自己的记忆——上辈子做网格员,没少参与尊老爱幼的各种社区活动,虽然还是手残党,但各种步骤倒是背的滚瓜烂熟。
李瑶光看着丫鬟们搜集来的长安各商家五花八门的花灯样式,觉得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
受限于信息有限和材质的匮乏,各个商家做的花灯多在颜色和雕花上做文章,各种好兆头的图案层出不穷。
但样式就比较简单了,她七年前发明的三种花灯样式——方形灯、圆形灯和莲花灯——一直沿用到现在都没什么变化,普及物理化学知识真是势在必行,就是不知道阿爹有没有空了。
李瑶光新作了走马灯的样品,连图纸一起送去宁家。
宁家效率奇高,转天都送来了好几箱金珠子。
要是大夏朝堂有宁家家主十分之一的效率,他们早就去西域酿葡萄酒了。李瑶光先例行吐槽,不过还没过节就发了笔小财,她的心情着实不错,向婆母请示后,带着一众妹妹们和丫鬟婆子仆人去赏灯。
万一能发现新商机呢?
没人嫌弃钱多,尤其在这个贫穷动荡、法制不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
李瑶光仅仅想要活着,活得稍微像个人,就要竭尽全力了!
可她还是想要让其他人,都活的像个人。
真是可笑、又遥不可及的梦想。
李瑶光埋头在家写了几日的策划方案,亲自操刀设计灯谜题目,又和宁家长兄在信件里歪缠,打算趁火打劫,错了划掉,是趁机认识几个人才,后面她要用金饼拉拢这些人才,为她的大业出谋划策,万一有机会她也有渠道举荐给他的阿爹,说不定还能自己赚个爵位呢!
计划通,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