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三家走丢的三丫头竟然又回来了,这个消息只两天就在村子里传开了,听说还是坐着马车有两个护卫护送回来的,这顾老三家只怕要发达了!顾家这几日不断有人上门,有真心道贺的,也有来凑热闹的,东家一个鸡蛋,西家两棵葱,在这个时代村户人家虽愚昧无知,却也没有大奸大恶之人。顾如槿也在这几天里见了不少婆子媳妇,两个小家伙儿也被围观了无数遍被夸了又夸。
这日早饭时顾老三便和李氏商量着盖房子的事,家里现在有四个劳力,再请个有经验的老手照应着,三间泥坯房在冬天之前就能建好,原来的三间泥坯房也要修整一下一间做牲口棚两间放杂物,顾三娘带回来的马还有驴子可是比人还金贵的牲口。家里添了几口人还有不少物件要添置,得亏顾老三学过几年木匠,手艺在村里也算凑合的,桌子板凳都能自己做,不然添这么些物件他们老两口又要发愁了。
安顿好的第二天顾如槿就将给顾家人的见面礼收拾了出来,虽然不知道家里都有些什么人,但她手里的东西多,大人小孩的都有,只挑拣着送些合适的。
给李氏了一套花开富贵的银头面,式样比较简单,数量也不多,只三个发梳,一对儿钗和一对儿步摇。本来李氏说什么也不肯收下,顾如槿说了,让她留给盼娘或者给儿媳作聘礼,她才收下了。给爷儿仨的是每人一张鹿皮几张兔皮,让李氏做了小靴和背心,冬季穿起来保暖,本来备了文房四宝,只是听李氏说爷仨儿都不是读书的料,这些都用不上。给盼娘的是一个银项圈,一对儿银镯子,还有几朵绢花,这是想着家里会有小辈儿,提前在县里买的。
这些东西给下来让李氏直念叨着过日子要精打细算,这些都是富贵人家的东西,他们庄户人家吃饱穿暖就感谢老天爷了云云。
听得二老要动工了,顾如槿便回屋拿了早就准备好的两个银锭子给顾老三。
“不行不行,你的钱你好好收着将来给两个娃儿,爹娘这里够用的。”顾老三赶紧把银锭子推了回来,局促地摆着手。
“爹娘只管收着,我们还要住不是,而且兄长明年要娶亲,盼娘也大了,自是要多盖几间。房子也要收拾的好一点儿的,盖成青砖大瓦房,地面也铺上砖,这样住着才敞亮。”
听得此话,顾氏夫妇才收下银子,他们自己那点儿钱,盖三间泥坯房倒是够,大瓦房只够盖一间的。
一家人吃过早饭,顾老三出门去请人,来旺背了竹篓牵了牲口出门去打草,顾如槿牵着徐靖钰在院子里散步,来福扶着顾璟弘跟在身后。
“夫人决定要留在这里吗?”来福低着头恭敬地问道。
“还没有,只是想看看这家人的品性。”虽然原主是这家的女儿可是她不是,她想给两个孩子一个安稳纯真的童年,财帛动人心,若是品德有失他们也不必非要就在这里。
“小的知道了。”
“你跟来旺去县上把翠屏接来吧,想来她身体也该差不多好了。”
“小的一人去就好,来旺留下来吧。”
翠屏是他们在岳州城买的一个丫头,现在顾璟弘小家伙儿还小,过几个月等他会跑会跳了一个人就看顾不过来了,他们在路过府城时见有罪奴发卖就顺道买了一个。翠屏是前任岳州知州的家奴,据说是一直伺候老夫人的,规矩极好,他们一路观察下来也确实不错。路过县上的时候她染了风寒,就让她留在县里休养,顺便打听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
去县里一个来回得近两个时辰,顾如槿便打发了来福早去早回。
来福走后顾如槿将板凳摆在屋檐下,将两个小家伙儿安置在凳子上,手里拿了本三字经一句一句反复地教着。徐靖钰虽才刚满两岁,口齿还不甚清楚,顾如槿已经开始对他启蒙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小受到熏陶,成长过程中自然会慢慢明白的。
顾盼娘偷偷戴了姐姐送给自己的绢花,也搬了板凳坐在门口,眼巴巴地望着这边。顾如槿招了招手让她过来跟着一起念。
清冷的女声和软糯的童声传到墙外引得路过的村民窃窃私语,走到院子外面的顾元娘心里的喜悦又冷淡了几分。
这一路进村遇到的大娘大婶不停地拉着她说妹妹坐的马车是怎样的气派,头上戴的金叉身上穿的绸缎是怎样富贵,爹娘要过上好日子了等等。顾元娘原本以为三妹在外面吃苦受罪这好不容易才回了家,自己还在婆母面前求了好久才能带着是刚出生的女儿回来看一看苦命的妹妹,没想到……没想到什么顾元娘自己也不知道,只是不该是这样的。
“元娘,怎么抱着孩子站在外面?快进去吧,三娘在院子里呢!”刚从外面回来的李氏看到大女儿站在院门外,喜悦地上前接过顾元娘怀里的孩子。
“娘,是三妹在院子里读书吗?”
“哎呦!可不是你妹妹呀!钰哥儿那孩子才刚刚会说话就开始跟着念书了。”李氏边开院门边笑的满脸褶子地骂着。
钰哥儿,这是富贵人家才有的称呼啊!
顾元娘跟着李氏进了门。
院子里两个娃娃玉人般白白嫩嫩地的,大的头上梳着两个小辫子一本正经地坐着,嘴里吐着不慎清晰的文字,小的手里拿着个木偶伸手扯着哥哥地衣服摇摇晃晃地想站起来。清丽的妇人挽着头发,头上插着根葡萄纹白玉簪,耳朵上挂着水滴白玉耳坠,白色衣裙橙色的半袖,简单大方又显得朝气蓬勃,与这破败的小院格格不入。
“三娘,别念了,你大姐来看你了!钰哥儿,我们歇一会儿,姥姥给你洗果子吃。”李氏将手里攥着的几个小红果子伸开给徐靖钰看。
“去吧,洗洗手,不可多吃知道吗!”顾如槿伸手摸了摸徐靖钰的脑袋,小孩子刚读了几句就坐不住了。
“你们姐妹先说着话,娘去把灶火生上。”说着将手里的娃儿递回顾元娘怀里。
徐靖钰乖乖地由李氏牵着去了灶房。
顾如槿将挣扎着要果子的顾璟弘揽在怀里,对顾元娘说道:“大姐坐吧,今儿天气好,坐着晒晒太阳。”
“唉,好。”顾元娘淡淡地扯了扯嘴角,“盼娘这绢花哪来的,戴着倒是好看。”
顾盼娘赶紧将头上的绢花取了下来,咧着嘴笑道,“三姐姐给的,娘说我还小不让戴,大姐可不能跟娘说啊。”
“听娘的话好好收着!”顾元娘不赞同地看着盼娘。
盼娘得了大姐的教训不高兴地回屋去了。
“大姐家里可还好?听娘说大姐刚刚添了小闺女,身体可还好?”顾如槿看着顾元娘抱着怀里的婴儿,也不怎么和自己说话,就找了个话题随便聊着。
“家里挺好的,你姐夫忙着晒苞米就没跟我一起回来。妹妹这些年可还好,两个孩子还这么小,妹夫怎么没有陪你一起回来?”
“相公去年冬外出时遭了土匪已经去了,我和孩子们无处可去才投奔到娘这里。”顾如槿语气淡淡地听不出喜怒。
顾元娘讪讪地扯了扯嘴角讷讷地哦了两声。
“娘,吃果果,甜,弟弟,吃。”洗了手的徐靖钰欢快地跑了过来,将手中的两个果子递给顾如槿。
“钰哥儿真乖,给大姨娘和妹妹吃。”顾如槿指了指身旁的顾元娘。
“大姨娘。”徐靖钰依偎在顾如槿怀里,歪着头,将手伸向顾元娘。
顾元娘看着粉雕玉琢的小娃娃,心都要化了,这两个孩子长得实在是太好了,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地,与村头那些人嫌狗厌的娃儿们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比镇上二伯家的堂弟和小姑家的表弟还要出色,自己要是有个这样的儿子,看哪个不羡慕她。
“娘。”徐靖钰看着妇人直愣愣的盯着自己,有些害怕的往顾如槿怀里缩了缩。
软糯的声音惊醒了沉浸在自己臆想中的顾元娘,她慌乱的站了起来说道:“钰哥儿乖,大姨娘不吃啊,大姨娘去看看姥姥去。”
走出了两步顾元娘回头看了两眼徐靖钰又看了看抱着野果子流口水的顾璟弘,似是下了什么决定的扭头往灶房去了。
看到顾元娘这样顾如槿虽不知她心里打的什么主意,却也升起了一丝警惕。
顾元娘去了灶房之后就没再出来,偶尔从里面传出几声压抑的哭声,母女两个似乎起了争执。顾如槿也没有好奇的去打听,她跟原主的大姐才第一次见面,并没有升起多少亲近感,对她的事也没有多少好奇心。
没一会儿顾老三和顾家两兄弟就回来了,兄弟俩看到长姐抱了小外甥女回来自是抱在怀里逗弄了一阵。
徐靖钰也被两个舅舅抱着闹着出了满头的汗,小家伙儿顾璟弘更是在他娘的怀里啊啊叫着蹦着,累的顾如槿也是出了一层薄汗。
初秋的季节,尚未升至中天的太阳将温热的阳光撒满整个农家小院,孩子稚嫩的欢笑声,屋子里女人砰砰砰的切菜声,院子里男人哗哗哗筛粮食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悠悠扬扬地传至远方,仿佛这世界的一切艰难曲折贫困苦难都被隔离在外,这世间许许多多的人他们的幸福仅仅来源于一碗热饭,一个遮风避雨的茅草屋。
来福带着翠屏在午饭前赶了回来,还买了不少的米面粮油等日常所需,来旺跟在马车后面进了门。马车进进出出引来了不少村人的围观,看着两个护卫来回往灶房搬东西更是看直了眼睛。
“哟,老三家的,这有个有钱的闺女就是不一样,你看买这些东西得花多少钱啊!”有个妇人扒着低矮的围墙阴阳怪气地说道。
“就是啊,老三呐,你们家这几天可是天天吃肉,我家小山都受不了,天天跟我闹,你看孩子还小,家里有剩余的肉汤给孩子解解馋呗。”又一个妇人接了话,是隔壁邻居柳四叔家的婆娘。
“嗨,看四婶说的什么话,都是三娘他们在路上打的野兔野鸡,就给两个孩子补身子的,她们娘仨吃了多少苦颠簸了几个月才到家,怎么也得让他们把亏损的身子补回来呀!”李氏虽没有什么文化,但在娘家的时候也是长姐,自有她的精明在,也是个会过日子有成算的。
驱散了门外围观的众村民,李氏心里盘算着晚上要和当家的商量一下把这围墙加高一点,这院子里添了几头牲畜,别被人惦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