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大家来到景天科技苑✨✨
?? 养成好习惯,先赞后看哦~??
所属专栏:Fastapi
景天的主页:景天科技苑
文章目录
fastapi中间件与CORS1、中间件1.创建中间件方法2.中间件里面添加响应头3.在请求处,设置拦截等等4.测试接口响应时间 2、CORS1.同源策略带来的跨域问题2.跨域的解决方法3.CORS1.方式一2.方式二
fastapi中间件与CORS
1、中间件
你可以向 FastAPI 应用添加中间件。
fastapi "中间件"是一个函数,它在每个请求被特定的路径操作处理之前,以及在每个响应之后工作.
它接收你的应用程序的每一个请求.
然后它可以对这个请求做一些事情或者执行任何需要的代码.
然后它将请求传递给应用程序的其他部分 (通过某种路径操作).
然后它获取应用程序生产的响应 (通过某种路径操作).
它可以对该响应做些什么或者执行任何需要的代码.
然后它返回这个 响应.
请求与响应中间件,并不是需要每次都要写
根据业务需求
例如:如果向做个请求拦截中间件,拦截那些非法请求的ip,只需要在请求中间件中做限制即可,无需让该用户的请求到达业务逻辑层
如果想做响应给每个用户的页面添加个作者信息的响应头,不需要在业务代码每个逻辑都做,只需要在响应中间件处做个响应中间件即可
当然,也有两个中间件都用到的,例如测试请求的响应时间
1.创建中间件方法
要创建中间件你可以在函数的顶部使用装饰器 @app.middleware(“http”).
中间件参数接收如下参数:
request.一个函数call_next,它将接收request,作为参数,然后执行下一个中间件. 这个函数将 request 传递给相应的 路径操作.然后它将返回由相应的路径操作生成的 response. 然后你可以在返回 response 前进一步修改它.请求中间件函数在最下面的最先执行
案例:
import timefrom fastapi import FastAPI # FastAPI 是一个为你的 API 提供了所有功能的 Python 类。import uvicornfrom fastapi import Request#创建应用程序,app是应用程序名app = FastAPI() # 这个实例将是创建你所有 API 的主要交互对象。这个 app 同样在如下命令中被 uvicorn 所引用#定义中间件m2@app.middleware('http') #全局中间件async def m2(request:Request,call_next): #请求代码块 print("m2 request") response = await call_next(request) #响应代码块 print("m2 response") # 每个中间件的response,都是访问的逻辑函数的响应体 return response#定义中间件m1@app.middleware('http') #全局中间件async def m1(request:Request,call_next): #请求代码块 print("m1 request") response = await call_next(request) #响应代码块 print("m1 response") #每个中间件的response,都是访问的逻辑函数的响应体 return response@app.get("/user")def get_user(): time.sleep(3) print("get_user函数执行") return { "user": "current user" }@app.get("/item/{item_id}")def get_item(item_id: int): time.sleep(2) print("get_item函数执行") return { "item_id": item_id }if __name__ == '__main__': #注意,run的第一个参数 必须是文件名:应用程序名 uvicorn.run("main:app", port=8083, reload=True,workers=1)
我们测试接口/user,看下请求与响应顺序
请求先走m1中间件,再走m2中间件。然后是逻辑函数响应,然后走走m2中间件响应,最后走m1中间件响应
2.中间件里面添加响应头
#定义中间件m2@app.middleware('http') #全局中间件async def m2(request:Request,call_next): #请求代码块 print("m2 request") response = await call_next(request) #响应代码块 print("m2 response") #添加响应头 response.headers['author'] = 'jingtian' # 每个中间件的response,都是访问的逻辑函数的响应体 return response
测试,可以看到所有接口,都添加了个响应头
3.在请求处,设置拦截等等
if request.client.host in ['127.0.0.1']: return Response(content='visit forbidden',status_code=403)
访问接口
也可以针对某个接口请求做限制
if request.url.path in ["/user"]: return Response(content="visit forbidden",status_code=403)
访问/user接口被拒绝
访问其他接口正常
4.测试接口响应时间
可以在最后一个中间件做
#定义中间件m1@app.middleware('http') #全局中间件async def m1(request:Request,call_next): #请求代码块 print("m1 request") # if request.client.host in ['127.0.0.1']: # return Response(content='visit forbidden',status_code=403) start = time.time() if request.url.path in ["/user"]: return Response(content="visit forbidden",status_code=403) response = await call_next(request) #响应代码块 print("m1 response") #测试访问结束时间 end = time.time() response.headers["ProcessTimer"] = str(end - start) #每个中间件的response,都是访问的逻辑函数的响应体 return response我们针对每个接口做了响应时间阻塞@app.get("/user")def get_user(): time.sleep(3) print("get_user函数执行") return { "user": "current user" }@app.get("/item/{item_id}")def get_item(item_id: int): time.sleep(2) print("get_item函数执行") return { "item_id": item_id }
测试,/item接口响应时间为2秒多
/user接口响应时间,响应3秒多
2、CORS
1.同源策略带来的跨域问题
在前后端分离的项目中,前端和后端如果部署在同一个服务器,那么运行端口肯定不一样
当前端发起请求到后端,这个时候发送的首先是 option 请求,而不是真正的请求
后端拿到 option 请求后先判断有没有资格(权限),如果没有就会报错;如果有,则会继续请求你真正发起的请求
一句话总结:在浏览器中运行的前端编写了和服务端通信的 JavaScript 代码,而服务端与前端处于不同“源”的情况
协议相同+域名相同+端口号相同,浏览器才认为是同一个网站,才不会受到同源策略的影响,才可以正常的发送Ajax请求
2.跨域的解决方法
因为浏览器同源策略,也正是有了跨域限制,才使我们能安全的上网
但是在实际开发中,有时候需要突破这样的限制,所以就诞生了 CORS
3.CORS
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 跨域资源共享
是一种基于 HTTP Headers 的机制,该机制通过允许服务器标示除了它自己以外的其它origin(域名,协议和端口),这样浏览器可以访问加载这些跨域资源
CORS 还通过一种机制来检查服务器是否会允许要发送的真实请求,该机制通过浏览器发起一个到服务器托管的跨源资源的"预检"请求
在预检中,浏览器发送的 Headers 中标示有 HTTP 方法和真实请求中会用到的头
案例:
后端代码:
from fastapi import FastAPI # FastAPI 是一个为你的 API 提供了所有功能的 Python 类。import uvicorn#创建应用程序,app是应用程序名app = FastAPI() # 这个实例将是创建你所有 API 的主要交互对象。这个 app 同样在如下命令中被 uvicorn 所引用@app.get("/user")def get_user(): print("user:jingtian", ) return { "user": "jingtian" }if __name__ == '__main__': #注意,run的第一个参数 必须是文件名:应用程序名 uvicorn.run("CORS:app", port=8080, reload=True)
创建个前端页面
<!DOCTYPE html><html lang="en"><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script src="https://cdn.bootcdn.net/ajax/libs/jquery/3.6.0/jquery.js"></script></head><body><p>click</p><script> $("p").click(function () { $.ajax({ url: "http://127.0.0.1:8080/user", success: function (res) { console.log(res) console.log(res.user) $("p").html("hello " + res.user) }, }) })</script></body></html>
我们在本地用浏览器将html文件打开,可以看到协议,域名都与服务端不同
此时,我们点击click,可以看到出现了同源跨域拦截
后端改造,实现CORS,资源跨域共享
添加个响应中间件
1.方式一
@app.middleware("http")async def CORSMiddleware(request: Request, call_next): response = await call_next(request) response.headers["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 return response
此时再在页面点击click,拿到数据
看下响应头,就有了我们添加的响应头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如果只允许部分网站来访问,那么就不要用*,使用允许访问的ip(域名)和端口
2.方式二
使用fastapi自带的中间件
from fastapi.middleware.cors import CORSMiddleware#方式二origins = [ "http://localhost:63342"]app.add_middleware( CORSMiddleware, allow_origins="*", # *:代表所有客户端 allow_credentials=True, allow_methods=["GET", "POST"], allow_headers=["*"],)
默认情况下,CORSMiddleware 默认实现的参数较为保守,因此需要显式地启用特定的源、方法或者 headers,以便浏览器能够在跨域上下文中使用它们。
支持以下参数:
allow_origins :允许跨域请求的源列表。例如 [‘https://example.org’, ‘https://www.example.org’],你可以使用 [‘'] 允许任何源。
allow_origin_regex :一个正则表达式字符串,匹配的源允许跨域请求。例如 'https://..example.org’。
allow_methods :允许跨域请求的 HTTP 方法列表,默认为 [‘GET’],你可以使用 [‘‘] 来允许所有标准方法。
allow_headers:允许跨域请求的 HTTP 请求头列表。默认为 [](空)。你可以使用 [’’] 允许所有的请求头,Accept、Accept-Language、Content-Language 以及 Content-Type 请求头总是允许 CORS 请求。
allow_credentials:指示跨域请求支持 cookies,默认是 False。另外,允许凭证时 allow_origins 不能设定为 [‘*’],必须指定源。
expose_headers:指示可以被浏览器访问的响应头。默认为 []。
max_age:设定浏览器缓存 CORS 响应的最长时间,单位是秒。默认为 600。
点击,也能实现跨域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