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为什么难?分辨一位投资者的水平高低为什么难?
因为只看短期股价涨跌肯定是不对的,但是不看股价也是不对的;只看短期业绩是不对的,但是不看业绩也是不对的。
我们都知道要看长期,但是长期究竟是多长?这个度该怎么把握?长期业绩是低水平投资者的遮羞布,还是高水平投资者的试金石?
感觉球上有一种不太好的风气,认为价值投资就是买入+长期持有+躺平的结合体,甚至有一种“我不赚钱是因为我走正道,你赚钱是因为你走歪门邪道。所以我不赚钱我光荣,你赚钱你可耻”的感觉。
那么,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中,有多少是真正有水平的人?又有多少只是把价值投资当成自己业绩不好的遮羞布的?
最近好多爆仓的,很多都是单吊某家公司,甚至加杠杆。很多人还动不动搬出巴菲特的集中投资来为自己辩护,但这并不是巴菲特推崇的集中投资,他哪怕在职业生涯的最早期,也没有单吊+杠杆。他会在1951年的时候把65%的资金用来买GEICO上,但从没全仓。而到了管理合伙企业的时候,他更是只把40%左右的仓位配置在危机中的meiguo yuntong上。
私以为,很多人是为了反对分散而超级集中,还有很多人是因为某种机缘巧合而了解了某一只股票,从而集中甚至单吊,和股票谈起了恋爱。这两种做法恐怕都是要不得。
持有的股票越少,越可能形成深度认知的比较优势。但是,有些认知错误可能是一开始就形成了,越深入可能越远离真相。就算认知是对的,认知深度并不随着时间的加长、投入精力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可能是花了1个单位的时间和精力就到了到90%的认知深度,而花第2个单位时,认知深度可能就是到了95%而已。对于时间有限的个人投资者,要寻求投入产出的最优解。我想长期跟踪10~15家公司,重点持有和跟踪5~10家公司,可能就是对于我个人的最优解吧?
上面的很多问题都还没有找到答案,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继续孜孜以求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