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人分家不像农村那么麻烦,在张大妈与一众街坊的见证下,马卫东与马耀东分为了两家。
除了一间平房和400块钱外,他们还得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粮食和锅碗瓢盆等杂物。
搬完了东西,两家又跟随着张大妈去了一趟街道办,把户口给分开了。
过去户籍还归街道办,而不是派出所。
甚至就连结婚离婚,也是来街道办,不需要去民政局。
除此之外,街道办还会帮着你找工作,每天街道办都会张贴一张告示,上面会标记招工名额。
那些待业青年们,基本上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去街道办,看看自己有没有被招走。
由于无业……不对,是待业人口过多,所以上面要求各单位各企业,尽可能的多招收员工,哪怕是临时工。
这也使得原本一个人的工作,现在两三个人干,不少企业开始发展三产企业和大集体,放开就业限制。
但即便如此,也是杯水车薪。
要知道那时候全国足足两千多万城里人没有工作,而城市人口都不到总人口的20%。
很多等不及的人,为了谋生只能选择去灵活就业,也就是当个体户。
从79开始,上面已经要放宽对个体工商户的限制,同意待业青年根据社会需要,从事个体经营。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实际上,这个时间段,你只能去街头修鞋擦鞋、修自行车、理发,要么就是给人缝纫衣服、修缮房屋、代写书信、蹬三轮。
至于摆地摊卖东西,那仍然属于投机倒把的行为。
虽然有着不少人,已经在摆地摊了,但只要见到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那就得跑。
被抓住了不但会罚没所得,还会被教育,到时候不但失了财,还会相当的丢人。
毕竟,在那个年代的人看来,投机倒把那可不是正经人干的,正经人就应该进国营企业或者进机关。
“卫东啊,你也看到了。”
张大妈指着街道办院里乌泱泱的人头,对马卫东说道:“现在街道办需要安排的待业人员太多了,最近我们打算筹办几个集体合作社,你要不要进去?”
“不了。”
马卫东摇了摇头。
集体合作社就是大集体,也就是所谓的集体产业。
过去那些早餐铺子、缝纫社、自行车修理铺,就都属于集体产业。
集体产业的人员,要比国营企业赚的少,各方面的待遇也都不如,所以会低人一等,找对象都不带找这样的。
当然了,马卫东倒不是觉得进大集体丢人,而是他只想赚大钱。
“卫东啊,虽然你们拿到了400块钱,但也不能坐吃山空吧?”
张大妈苦口婆心道:“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从去年开始,肉、蛋、禽类、水产品、蔬菜等价格就开始上涨了。
过去一个人一个月8块钱的开销,现在一个月至少得10块钱,你这些钱能支持你们兄妹俩多久?你不工作能行吗?”
小说《八零:抛弃家人后,我发家致富了》敬请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