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重生1977,我摊牌了,我是世界首富》小说介绍
历史传记小说《重生1977,我摊牌了,我是世界首富》由小易倾力创作。主要讲述了王继东李红英在历史时期的生平和奋斗经历,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和解读,展示了主角的智慧与勇气。这本书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还给读者带来了深入思考。分好了田地后,村民们没有休息,而是去开荒了。和尚沟村土地贫瘠,有许多丘陵地带。如果你……
《重生1977,我摊牌了,我是世界首富》小说试读
第3章
王继东废寝忘食地学习着课本上的知识,结合上一世的记忆,他越是学下去,心里便越是有谱。
这个年代的高中课本,着实有些简单。
因为曾辅导过儿女的学习,这个年代许多题目和知识,他只是看了一遍,就全都捡起来了。
大多数人荒废了十一年的学业,等到恢复***的通知的时候,复习时间也不多了。
可他不一样,身为一个重生者,他手里面握着的***实在太多了。
恢复答案的这一年,***总分四百分,文科作弊器科目是:***、语文、数学、史地。
理科作弊器科目是:***、语文、数学、理化。
报考外语专业需要加试。
在恢复答案的第一年作弊器中,只要你能考两百多分,就可以上重点大学。
然而,在那个年代,许多学子明明都考了两百多分,却不敢填报大学或大专,最后就只去了中专。
这***,王继东能够感受的到,无论是他,亦或是援朝,都对知识极度渴望。
一直熬到凌晨四点多,两人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两人带着课本上工。
不论是锄草,亦或是间苗,两人都在利用闲暇时间读书。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两人学习的事情,很快就被几个知青知道了。
冯志和的成分很好,表现也不错,深得村民拥戴。
而且,他和革委会主任的关系也不错。
只要革委会主任能给他盖章,只要大家伙都投他一票,他上大学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他们这个生产队,每两年都能分配到一个上大学的名额,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就该轮到他了。
可是,当他看到王继东两人没日没夜的读书的时候,他心里始终有些不踏实。
“继东,援朝,现在上大学都是举荐制,而且讲究出身,你们两个没日没夜的学习,这是闹哪一出?”
马援朝刚要说话,却被王继东按住了。
“我们这不是想多学点知识,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做贡献吗?”
知人知面不知心,对于这个冯志和,他必须得防着点。
毕竟,如果没恢复答案的话,冯志和今年就可以被举荐到大学读书。
恢复答案的事情一旦泄露出去,气急败坏的冯志和难免会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出来。
“这样啊!对了,我准备了酒和猪头肉,晚上过去喝点?”
“好啊!”
王继东笑呵呵地应道。
他很清楚,冯志和叫他们过去喝酒,就是想让两人都投他一票。
这样一来,他上大学的把握就更大了。
冯志和与其他的知青关系很好,那些知青会挺他。
唯独王继东与马援朝,从来没被冯志和放在眼里。
毕竟,两人的成分不好。
目送着冯志和离去后,马援朝一把抓住王继东的衣袖,压低声音道:“大家都是知青,可能恢复答案的事情,你干嘛不和他说啊!”
王继东看着一脸不满的马援朝,不得不感慨,这个年代的人是真淳朴啊!
重回这个年代,他都有点无法适应这种淳朴了。
可惜,在这个奔腾年代,最后富裕起来的,永远都是那些不遵循规则的,胆子大的,有冒险精神的人。
“援朝,恢复答案的事都是我的猜测,八字还没一撇呢,我们现在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知青们,万一没恢复答案的话,他们得怎么说咱们?咱们的成分本身就不好,如果还说谎的话,以后更不好混了。”
为了能顺利考上大学,王继东只能来当这个坏人了。
“可是,万一恢复答案了呢?”
“如果真恢复答案,国家也会通知到大家的,那时在复习也来得及,而且,冯志和他们到底怎么对咱俩的,你心知肚明,咱们犯不着以德报怨吧?”王继东斩钉截铁地说道。
马援朝想到自己因为成分不好而受到的冷眼,终于还是压下了心中的悸动。
当天晚上,王继东带着马援朝,来冯志和这边喝酒。
知青点内,其他知青也在。
酒喝完了后,冯志和借着酒劲,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各位,主任老徐头那里,已经给我盖章了,这一次去上大学,你们一定得投我一票。”
其他几个和冯志和一个地方的知青纷纷表态,但也有几个知青,并没有表达自己的意见。
离开插队的地方,回到城市里上大学。
这不光是冯志和一个人的梦想,这是所有知青共同的梦想。
有人争是很正常的事,前提是能争得过。
冯志和扫过人群,目光在一个壮汉的身上定格。
“胡建军,你不会是想和我争这一次的名额吧?”
这队里,威望高的除了冯志和外,还有一个胡建军。
胡建军在队里的人缘也不错。
而且,他们一个代表了尚海知青,一个代表了京城知青。
两个人都是这两拨人里领头的。
至于王继东和马援朝,首先就成分不好,失去了竞争的机会。
其次,两人也不是京城和尚海那种大城市来的知青,属于无组织成员。
“为什么不争?咱们上大学,讲究的就是一个公平公正,你今天请客吃饭,本身就违反了公平的原则,我没上主任那反应你的问题,就算给你面子了。”
“换句话讲,谁不想上大学?谁不想回城里?说那么多废话都没用,咱们一切全凭自己本事。”
胡建军针锋相对地吼道。
“好啊!那就各凭本事。”冯志和也不甘示弱。
这个年代的插队知青,如果想回城市上大学的话,首先成分得好。
其次,还需要知青和村民统一投票,谁的票数多,谁便能上大学。
这个年代的人上大学,比的不是知识,比的是你的出身和觉悟,比的是人缘。
这种制度和汉代的“举孝廉”颇为类似。
只是,他们却不知道,人生总是充斥着无数的变数。
今天,他们在这里争的面红耳赤。
可当恢复答案的通知下发的时候,这些人恐怕都会傻眼。
王继东稳稳地坐在旁边,饮一杯小酒,安静地看历史车轮下的众生龙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