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才萌生的小心愿,这么快就达成了,沈老先生激动万分。
从铺位上站起身来,笑着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一槌定音:“孺子可教!以后咱俩就是师徒了。”
曹杨兴高采烈的喊了声:“老师”。
然后非常郑重的说道:“还请老师留下地址,等到下车后,我挑选黄道吉日,带上拜师礼……”
话还没说完,就被沈老爷子大手一挥,打断了。
“都什么年代了?不用那些繁文缛节!君子一诺重千金,足够了!”
既然沈老爷子坚持,曹杨也就不再矫情了。
既然已经成了师徒,那再谈起话来,可就显得亲近多了。
曹杨的心理年龄差不多也快50了,再加上又是两世为人,后世网上泡论坛时学到的那些驳杂的知识,也不是盖的。
放在现如今这个时代,那还真有点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抱膝危坐,笑傲风月。
一路侃的沈老爷子都有点儿发晕。
反正,无论沈老爷子什么话题,曹杨都接得住,都能聊上那么几句。
等到火车到站,快要下车的时候,师徒两人还真有些聊成了忘年交的迹象。
下了车,有社科院历史所的人来接沈老爷子,两人便就此分别。
临别之际,沈老爷子留下了自己家的地址:前门东大街3号。
顺带着也把曹杨的《趣说四大名著人物丛书》手稿带走了。
说要亲自给他联系出版社。
曹杨自然求之不得。
赵振开和王小棠也分别给曹阳留下了地址和联系方式。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都有各自的事儿,一场偶遇,就此分别。
曹杨出了站,坐着公交车,很快就来到了西长安街。
下车之后,溜溜达达就找到了电报大楼大喇叭下面的七号文化局大院。
手握介绍信,自然畅通无阻。
《京都文学》编辑部很好找,曹杨基本上没费什么功夫,就找到了编辑部所在的那栋小楼。
真的很是不起眼。
外墙泛黄,墙皮斑驳,楼道狭窄,很是老旧。
小说《重生再浪》敬请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