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阳光温柔地洒落在皇宫的每一个角落,朱元璋携着李善长、胡惟庸、刘伯温等一众重臣,漫步于繁花似锦的御花园中。
春风拂面,花香袭人,他们一边欣赏着这满园春色,一边自然而然地聊起了国家大事。
“诸位爱卿,朕思来想去,觉得是时候为元世祖举行一场祭祀了。”朱元璋停下脚步,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语气中带着几分庄重,“此举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为了彰显我大明之胸怀,让天下人知晓,我朝虽取而代之,却不忘前朝之恩德。”
李善长等人闻言,纷纷点头赞同,心中已明了朱元璋此举的深远用意。
不就是为了所谓的天命论吗?
于是齐声应允。
然而,正当众人沉浸在一片和谐之中时,刘伯温却突然开口,打破了这份宁静:“陛下,臣有一事不解,还望陛下赐教。当初陛下为何会毅然决然地起义,推翻了大明的前身——元朝呢?”
此言一出,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
朱元璋心中一凛,这刘伯温虽然看似在提问,但也找咱的漏洞啊。
他微微一笑,转过身来,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刘爱卿问得好。朕本农家子弟,乐生于有元之世,若非万不得已,怎会走上这条道路?”
表面上夸赞大元,实际上他心里跟吃了苍蝇一样。
不过为了朱家的未来,为了大明,他忍了。
只能苦一苦生活在大元的祖宗以及前半生的自己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昔年,朕不过一介布衣,只求温饱,安分守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红巾军起,妖人横行,朕被逼无奈,才误入了这乱世洪流之中。那时的朕,心中所想,不过是保全性命,苟延残喘罢了。”
哎,也苦一下红巾军了。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语气中多了几分无奈与自责:“朕知自己此举,有违天道,更愧对元朝的养育之恩。但朕也深知,若不奋起反抗,百姓将永无宁日。因此,朕才决定挺身而出,虽背负骂名,亦要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哎,这些百姓真是害苦了朕啊!
若非他们因为红巾军这些反贼受苦,朕善,朕于心不忍。
安能起兵啊!
他话锋一转,又道:“至于元朝的灭亡,实乃天命所归,非人力所能挽回。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元朝已是风雨飘摇,朕不过是顺应时势,从群雄手中夺取了天下罢了。朕的初衷,始终是为了天下苍生,而非一己之私。”
没错,元朝当时都已经被各路反贼杀得差不多了。
自己不过是消灭了反贼之后,顺路继承了正统。
要么怎么说,得国之正,莫过于明!
朕和这些反贼不一样!
朱元璋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既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自责,又彰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与高尚情操。
“陛下真乃仁慈无双也,有古之刘玄德之风,昔日之红巾军也不过是黄巾军这等反贼罢了,陛下一时屈居红巾也只是为了拨乱反正,我等佩服!”
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听后,无不动容,纷纷表示愿意追随陛下,共创大明盛世。
“陛下真乃仁慈无双也!”
而刘伯温也是附和。
…………………………………………
“昔者朕被妖人(红巾军)逼起山野”(《与元臣秃鲁书》
“朕为淮右布衣,暴兵(红巾)忽至,误入其中。”(《明太祖实录》卷三七)
“盗贼奸起,群雄角逐,窃据州郡。朕不得已起兵……当是时,天下已非元氏之有矣……朕取天下于群雄之手,不在元氏之手。”《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三
小说《岭南建基地,看我北伐大明王朝》敬请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