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随便一记》 » 正文

《人在嘉靖,金榜题名》全集免费在线阅读(范凌恒范清耀)

16 人参与  2024年06月07日 15:40  分类 : 《随便一记》  评论

点击全文阅读


你就可以毫不费力的去做官!不用参加什么劳子科举,和几百上千数万人一起去争那寥寥无几的名额。

可惜,整个潮阳县也没有这样的世家,靠范进中举才起家的范氏和那出过一品大员的盛氏全都不具备这个资格。

范凌恒把笔架在砚台,翻看着教谕给他的四书四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七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开始对自己未来一年做出详细规划。

五经之所以有七册,是因为《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

现在是嘉靖三十八年,公历1559年。

乡试是三年一次,去年才考了乡试,所以两年后才有下一届考试,也就是1561年。

现在自己面临的第一关是明年二月份的县试,有整整十一个月时间。

县试是在各县举行,通常由知县主持并担任主考官,由儒学署的教谕、训导监考,考试通常有四场或五场,由知县进行决定。

县试是大明朝最初级的考试,但因由知县命题,自主性很大,只要不超过四书五经的范围即可。

前三场分别是:正场、初复、再服,第四、五场都叫连复,至于考试内容,主要包含八股文、诗词歌赋、经纶、骈文等。

按照孟教谕所讲,之前潮阳县试都是考四门,但自从新知县来了后,四门变五门不说,而且新知县还不给任何人面子,当场阅卷,当场给出成绩。

不看人情、不看身份,只以精义文章作为取士标准。

题目难度也有所加大,通常正场会考试四书文二篇,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注意不犯帝讳,大多都能通过。

如果第一场考过了,二三场就不用再考,直接参加第四五场的连复即可。

连复第一天考策论,第二天考八股。

对于很多潮阳县学子来讲,能考过连复第一场后,县试就已经算是通过;

至于最后一天连复考的八股文,是选县案首的考试。

孟教谕告诉他,他老家绍兴参加科举时,他在院试的最后一场才作出了考场上的第一篇八股文!

但杨知县把八股文纳入县试,直接把简简单单的一个县试拔高到院试的难度。

“杨县令是二榜进士(注1),心高气傲,觉得如果他管辖县里的案首连八股文都做不好,他丢不起那人,所以才在最后一场考试中加入八股。”

“虽然我觉得他的做法也有几分道理,可这么一来,那些三四十的老童生不免占了学习时间长的便宜,留给你们这些十来岁的孩子机遇不就变少了么?”

孟教谕当时喝了点小酒,再加上一直觉得杨县令这种取士标准太过严苛,不免对范凌恒发了几句牢骚。

“经学三年,你这等资质,当为潮州府小三元者。”这是教谕醉倒在桌前的最后一句话。

能得到教谕的认可自然是好事,三年之后,范凌恒19岁成为秀才也算得上青年才俊。

但范凌恒有自己的顾虑——他非凡的记忆能力能不能持久?

如果是永久存在的自然是最好,可万一中途消失了呢?

抱着这种忧虑,他在纸上用蝇头小楷写道:“一年秀才,两年进士。”

注1:

……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

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状元、榜眼、探花之名,制所定也。

而士大夫又通以乡试第一为解元,会试第一为会元,二、三甲第一为传胪云。

——《明史·志·卷四十六·科举二》

小说《人在嘉靖,金榜题名》敬请观看!


点击全文阅读


本文链接:http://zhangshiyu.com/post/119078.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关于我们 | 我要投稿 | 免责申明

Copyright © 2020-2022 ZhangShiYu.com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2022013469号-1